▲花馍来了,山东人的口味就起来了。摄影/摄影师-王先生,图片/图片虫创意
-风,事物,话语-
馒头有两种类型
山东馒头和其他馒头
哪种食物最能代表山东?可能是煎饼,但分布只占山东省的1/3左右。
▲山东人分为吃煎饼的和不吃煎饼的两种。图纸/F50BB
可能是大葱吧,所以山东被戏称为“大葱省”,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山东人都爱吃。煎饼和大葱不能引起所有山东人的共鸣,但有一件事是可以做到的,那就是必须——
“山东大馒头”
▲这个比脸盆大的馒头,是黄波放在热搜上的。图/@黄波
山东人对馒头的迷恋不分地域:在辽阔的西部平原,馒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角;几次被黄波带到热搜去“尖尖3”的大馒头,来自胶东青岛;北京王鸿店“鼓楼馒头店”的创始人来自鲁西南的菏泽。
山东人的哲学其实是馒头哲学。形容人笨到说“你是馒头”,形容工作好到说“是香糕”;振作起来,说“不要争口气”;山东人第一次去异乡,会抱怨“这是个没有馒头的地方”。
▲山东潍坊身高4米的馒头蒸笼。数字/视觉中国
一个
山东馒头,有几个面?
在风景正宗的用餐区,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识别谁是山东人:只要等到午饭时间,看看他们的饭盒就知道,大部分人的主食是白米,但总有一两个人在吃白圆圆的包子,一次吃两个以上。
这就是典型的山东人的胃——饭一个月吃不完,馒头一天分不开。
▲《鬼故事》改编自《聊斋志异·聂萧乾》,作者蒲松龄吃着山东馒头长大。
每次青岛兄弟黄波分享馒头图片,他都可以把家乡的馒头发到热搜。这种圆馒头,平面上是圆的,一般是平的,比脸盆还大,是馒头家族中最古老的形式。它最初被称为“蒸饼”,出现在唐代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。
▲馒头,扁圆形馒头的古称。[分区][/分区]制图/大仙工作室
馒头到了山东,名字分两派,大体以黄河泰山为界。西方人叫包子,东方人叫波波。无论是方的、圆的、长的、扁的、塞的还是不塞的,只要是蒸出来的面食,都可以称之为“馒头”或“热糕”。
山东馒头里还有一朵奇葩,两头尖中间粗。它的形状像纺锤。蒸的时候不用直接接触蒸笼,而是用铁签固定,所以叫张子包子。也有人称之为高桩馒头、杠馒头。
▲签馒头,馒头里的珠峰。
图/临沂新闻小笼包在上海叫小笼包,在山东也叫小笼包——鲁西人叫素菜小笼包和包子肉小笼包。在面团中加入油、盐、葱花和其他调料制成的花卷被称为“油馒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