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离春节还有一个月,大龄单身青年阿伍还坐在南京西路的写字楼里,过年过节的相亲行程已经由二姨安排好了。
日常生活充斥着加班和社交活动。阿伍最怕的是七婶八婶的一条信息突然晃了一下,急切的问候他最近工作忙不忙。
“下一句不是介绍他们手里的相亲资源,也不是让我帮忙切一个购物软件里的刀。”吴苦笑道。“家里都是长辈,我能说不吗?哦,太讨厌了!”
回老家不能拒绝亲人,上班不能拒绝同事和领导,恋爱也犹豫要不要对爱人说不...把当代全球年轻人的微信列表翻过来强迫自己,成全别人的“不好意思拒绝录音”也不过分。
对于自称怕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社会苦恼就是如何优雅地推掉别人的饭局、聚会以及各种奇怪的礼物和邀请而不失礼貌。
在聚集了13万人的豆瓣“拒绝学习”群中,优雅地拒绝这件事,已经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。为了满足地球人的需求,我们剥离了拒绝学习小组的所有帖子,编写了《当代年轻人拒绝指南》。
年轻人有哪些事情想拒绝?
没事可以去拒绝学习小组看看。即使不能马上学会拒绝技巧,社交恐惧青年至少可以得到一点心理安慰——“是啊,我拒绝无能。”
在这里,面对各种场合、不同对象的诉求,每天都有无数年轻人在网上求助,拒绝大法或者事后发出懊恼的抱怨和自责。
我们在拒绝组的“举手提问”栏目下统计了近1700条求助短信,看看哪些对象不知所措,哪些东西难以拒绝。
近1700个帖子中,讨论的最热的话题是难以拒绝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,或者是太不要脸,让很多团队成员无所事事。
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烦人的亲戚提出的无理要求,也是不懂边界感的同事和室友前前后后摸索出来的。
那么,谁的要求最让大家困扰呢?
我们发现年轻人最常需要申请延迟学习的前三位对象是朋友、室友和同学,其次是同事、领导和老师。出人意料的是,需要拒绝亲戚的情况并不多,类似于女生拒绝男朋友,给男生发好人卡的场景。
亲戚提出的无理要求特别容易引起反感和争议,但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处理与同龄人的相处。
在所有人都想拒绝的事情中,别人的各种邀请是年轻人最头疼的。
“邀请”这个词,意思是对方大多是以友好的方式提出一些要求。所以,“邀请”似乎有某种魔力,可以让所有在我们看来不合适、不喜欢的请求变得如此合乎逻辑、有理有据。